本網頁使用金諄共通性script可是您的瀏覽器並不支援

回清單 第 0 筆,共 0 筆  ,到第
種類 專案質詢 屆別 8 會期 1 案號 813
來函日期 101/05/10 發文日期 101/05/18 發文字 院臺專 發文號 第 1010029681 號
立法委員 王育敏 
辦理機關 教育部(組改前)
業務別 其他
摘要就媒體素養教育課程問題
案由

本院王委員育敏,有鑑於電腦網路與通訊科技的普及,使霸凌行為透過電子郵件、網路貼文、手機簡訊等媒介方式,在校園環境中蔓延。網路媒體具有引導學童生活方式、價值觀形成之影響力,應及早培養學生具備主體意志與獨立思考。爰此,本席主張應全面檢討100學年度「媒體素養教育」正式實施於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情形,特向行政院提出質詢。

說明

一、根據2009年富邦文教基金會全國兒童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扣除上課和補習的時間,國小兒童投注在媒體使用的時間平均每天約3至4小時,約佔整體閒暇時間的75%。兒童福利聯盟公佈之2011年台灣校園霸凌現況調查報告亦顯示,有上網習慣的孩子中,有一成七曾經在網路上霸凌別人,也有一成表示曾經有「在網路上被別人嘲笑、辱罵、攻擊」等不愉快經驗,可見網路霸凌的影響層面不容小覷。

二、現今的電視新聞與網路空間,已變相成為另種霸凌平台,表面上新聞追蹤報導提高了霸凌事件的關注程度,事實上卻可能再次侵害受害者人權,對未成年的霸凌者及被霸凌者而言,可能對其人生產生負面影響。更有甚者,傳播媒體對於霸凌事件的過度渲染,易使未成年人產生錯誤的認知。

三、傳播媒體對未成年人影響甚大,尤以網路為最,故須從學校教育開始,培養其批判思考能力,從小扎根。據此,本席要求檢討100學年度「媒體素養教育」正式實施於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之情形。

內容

一、依據本部91年10月公布之「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指出,國中小推動媒體素養教育應融入九年一貫與跨領域之統整課程、教學,爰本部97年5月公布微調之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綱要(100學年度實施),已將媒體素養概念融入於各學習領域之能力指標中。

二、行政院新聞局於96年7月公布「親近好視聽:行政院推動兒童及少年傳播權方案」,執行期程自民國96年至100年,本部據之配合於97年至100年辦理「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計畫」,希將媒體素養教育逐年落實於國民中小學之課程與教學,推動面向有四:

(一)媒體識讀:使學生瞭解並關懷媒體環境,增進獨立思考能力,協助澄清社會觀念與價值,並於生活中實踐。

(二)近用媒體:鼓勵學生近用媒體,透過補助學校相關設備,學習運用媒體的基本技能,以及培養學童欣賞、創作及表達等情意能力。

(三)融入課程:發展媒體素養教育核心內涵及能力指標,研編蒐集相關教材教案,並辦理教師增能研習或活動,俾利媒體素養教育融入課程與教學。

(四)資源整合:整合中央、地方及學校資源,建立推展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運作模式,促進媒體素養教育在地深耕。

三、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推廣計畫辦理3年多來,已累積相當豐富且多元之教材,以及數百名之種子教師與多所之特色中心學校,並積極辦理到校巡迴講座、影音競賽及提供相關網路學習資源,亦舉辦國中小教科書出版業者座談會,促進媒體素養相關內容賡續編入教科書。相關成果綜整如下:

(一)教材研編:發展國中小媒體素養教育之核心內涵、能力指標草案及融入各學習領域之對照表,並研編媒體素養教育教師參考手冊,甄選及編輯優良教材教案,並與國家教育研究院合辦教科書編審座談會,介紹媒體素養概念,增加教師與教科書出版業者之對話。

(二)教師培訓:與國家教育研究院合辦種子教師研習班,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依據發展之學習領域重點,薦派教師參加,以中央及地方輔導團教師優先,全程參與並通過評鑑者授予種子教師證書及研習時數。參與研習之教師共計784位,其中506位通過並授予研習證書,正式成為媒體素養教育深化於國民中小學之種子教師。

(三)媒體近用:輔導全國國民中小學或地方政府輔導團成立「媒體素養教育特色中心」共計28校次,補助相關設備經費及輔導其結合不同學習領域、媒體屬性與在地文化,成為區域推廣及經驗傳承基地。

(四)巡迴講座:辦理媒體素養到校巡迴講座,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提出申請,以地方政府之國教輔導團及學校為優先。目前已辦理190場次,參與之學生及教師已逾3萬人次。

(五)成果展現:連續3年辦理國民中小學推動媒體素養教育學生創意影音及教師教案之相關競賽,鼓勵全國中小學師生共同參與,並辦理成果發表會。

(六)資源整合:建置媒體素養教學資源網站,並每週發行電子報,建立成果分享、課程與教學回應與釋疑之機制,強化網站與教育部國民教育社群網之連結,並推廣予全國國民中小學教師使用。

四、鑑於媒體素養教育已逐步獲得各地方政府及學校之重視,並已發展出相當豐富之教學資源,爰101年起本部補助各直轄市、縣(市)政府之精進教學計畫,業將媒體素養教育納入辦理項目之一,希結合地方政府之在地文化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出更活潑多元之媒體素養教育內容。

五、另本部補助國家教育研究院建置之國中小學習網,已於101年2月4日開站,並正式命名為「愛學網」,目前全國已有27所國民中小學加入成為校園分臺,學習製播校園影音新聞至該網站之學習電視館中播放。國家教育研究院將辦理相關工作坊及研習課程,指導學生及老師製播優質校園新聞影片,以實踐媒體近用理念。

六、近年來,由於網路媒體興起,校園網路霸凌防治工作已成為本部施政重點,具體作為說明如下:

(一)本部為防制校園霸凌,已結合教師、家長、教育行政人員、警政單位及社政單位之力量,透過重振校園倫理、營造友善校園,杜絕校園霸凌等標本兼治作為,整合各項實施作為,提出12項治標及7項治本共19項具體策略及作為,讓輔導及支援機制得以儘速加入協助,禁絕校園霸凌。

(二)鑑於新聞媒體刊登學生將校園霸凌與不雅影片上傳網站供人瀏覽事件,本部於97年7月16日函送「防制學生將校園霸凌與不雅影片上傳網站散布預防輔導作法暨相關法治教育」參考資料,要求各級學校應加強學生網路使用認知素養,尊重個人隱私權益,落實品德與法治教育,防制學生違法上傳不當影片。

(三)為強化校園網路霸凌事件之偵查處理,本部特於101年1月9日「中央跨部會維護校園安全聯繫會報」第15次會議暨「中央跨部會防制校園霸凌會報」第2次會議提案,針對「網路流傳之霸凌影片、不雅圖片或文字,以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乙案,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及警政署強化處理與通報,經會議決議作法如下:

1、網路霸凌由於隱匿性高、速度快、傳播範圍無遠弗屆,嚴重危害青少年身心發展。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透過多重管道加強向民眾宣導「網路贏家單e窗口」申訴網路不妥內容機制,另接獲申訴案件後除轉請權責單位妥善處理外,同時通知警政機關追究張貼及散播者之法律責任。

2、請內政部警政署要求各地方政府警察局加強網路巡邏,並依相關法令移請各主管機關偵查、裁處。

(四)本部已在臺灣學術網路骨幹上之22個直轄市、縣(市)網路中心,建置不當資訊存取過濾系統,過濾色情、暴力、毒品、自殺等不當資訊,倘有網路霸凌內容出現於臺灣學術網路,本部會直接移除網頁,讓國民中小學及高中職學校有乾淨的網路空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亦設有不當網站的檢舉機制,倘民間網站出現霸凌內容,則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告知移除。

(五)本部結合學者專家建置「中小學資訊素養與認知網站」,內容包含網路安全及資訊倫理與素養等各類議題,以協助教師瞭解青少年網路安全、網路法律等現象及所衍生之問題,如:網路霸凌、網路交友等單元,並開發相關教學資源提供師生參考,加強師生相關認知,避免網路霸凌。

(六)本部已編製相關教材手冊,皆可於「中小學資訊素養與認知網站」瀏覽或下載,說明如下:

1、「給愛上網的你-青少年網路祕笈」手冊,教導學生使用網路時應注意的事項,並能在安全、合理、合宜及合法的準則下,讓網路發揮最大的正面功效。

2、「認識學生的網路世界:網路素養教師篇」手冊,內容包含老師如何處理網路霸凌事件,網路霸凌相關案例說明,讓老師進一步了解青少年的網路世界,多關心孩子上網狀況。

3、「認識孩子的網路世界:網路素養家長篇」手冊,內容包含家長如何處理網路霸凌事件及網路霸凌相關案例說明,讓家長了解孩子們的網路世界,多關心孩子上網狀況。

(七)宣導家長依循「CPR」守則,多陪伴孩子上網(Company),給孩子多元的休閒娛樂(Plenty)及訂定明確的網路遊戲規定(Rule),包含安排合理的上網時間及電腦放置家中公共區域,導引家長協助學生使用網路。

(八)100年度已完成繪製10集「防制校園霸凌法治教育宣導動畫」,提供教師於教學上之導覽賞析及指引說明,以協助學生藉由欣賞前開動畫認識法律概念,提升法治素養,以建構安全、關懷、和諧的學習環境,營造尊重、平等、溫馨的友善校園。

七、感謝委員對於國民中小學媒體素養教育及校園網路霸凌防制之關心,敬表謝忱。

附件 
回清單 第 0 筆,共 0 筆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