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日有消費者指出,其與電信業者解約之際,業者要求其尚須繳納解約時起至該電信業者所訂結帳日止之電信費,而每家電信業者之結帳日不盡相同,致消費者不得即時辦妥解約流程,不僅擾民甚鉅,電信業者更有超收電信費用之疑慮。 二、舉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其「第三代行動通信業務服務契約」第三十八條規定:「乙方(申請用戶本人)欲終止本契約之服務時,應檢附身分證明文件(身分證或護照)及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證明文件或委託代理人持委託書、受委託人之身分證明文件,並出示上述文件正本供甲方(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核對,向甲方直營或特約門市以書面辦理終止租用手續,並繳清所有費用。前項費用包括下列款項: 1.尚未出帳之電信服務費用,仍應依繳費通知單所定期限,繳納所有費用。 2.電信終端設備補助款,終端設備包括手機、網卡、筆電等相關有價商品;前述金額將依約定總額為基準,以「日」為單位計算。 由此可知,該定型化契約條款中規定,用戶欲終止其與電信業者之契約時,尚須繳納其終止契約時起至繳費通知單所定期限日為止之所有通訊費用。 三、惟實務運作上,電信業者之結清帳單流程常延宕耗時,致生消費者轉換選擇電信業者之不便,而電信業者更因此有超收通訊費此一不當得利之嫌,依消費者保護法第11、12條之規定,電信業者此項約定有違反平等互惠原則而對消費者顯失公平之嫌,應屬無效。另外,NCC應儘速提出相關之法律修正案,並簡化消費者辦理解約之流程,以收便利人民服務之效,綜上對行政院提出質詢。 |